茺蔚子

首页 » 常识 » 常识 » 马伯庸变数与习惯我的2021年阅读书单
TUhjnbcbe - 2024/3/26 17:00:00
北京有什么地方治疗好白癜风 https://jbk.familydoctor.com.cn/bjbdfyy_ks4606/

年对我来说,是充满了不确定的一年。生活已回归日常,但疫情时起时落,不可捉摸,平添了很多变数。我现在前往任何城市,规划任何行程,参加任何活动,都会带着一种惶惑和焦虑,随时可能被天灾所打断。就像头顶悬着一把摩克利斯之剑,剑柄上还系着一只迟迟未落地的靴子,整个人充满了不确定性。

但不得不说,人的适应性还是很强的。我现在已经完全接受了这种生活节奏,每次出门——哪怕只是出差一天——我都会按照14天的标准来筹措精神食粮:游戏、书、漫画、音乐……这样即使我突然被隔离,也不耽误写稿(这段是给编辑看的)和娱乐。

《中庸》有云:“君子素其位而行,不愿乎其外。”意思是君子应该去做符合自己现状的事情,不生非分之想。在疫情时代,“素位而行”最好的方式就是阅读,这无需借助任何外力,独处一隅即可完成。事实上,我今年看书的数量明显比往年多,一个不确定的时代,却带来确定的阅读,也真是一件奇妙的事。

(插播:在撰写这篇文章期间,我工作室所在的大楼因为有一例密接,被封闭了48小时,至今我还没出来,可谓一语成谶。幸亏我平时在工作室里囤积了大量娱乐资粮,每天过着吃了读、读了写、写了睡的生活——看,又一个不确定中的确定。)

1《中国话》

这本书的封面,写满了“煎饼果子里的果子是什么”、“云南为什么被称为犍陀罗”之类的短句,让我一度以为这是一本文史冷知识和豆知识的合集。买回来之后我才发现,这是一本伪装成科普读物的语言学专著。

比如这本书的第一章《最初的华夏农民》,从华夏先民关于稻米的发音出发,逐一考察亚太诸文明语言中“米”的蛛丝马迹,以音韵变迁为线索,牵出一条从长江流域延展到整个亚洲的稻米传播路线,蔚为壮观。

整本书的篇章,即以音韵为钥匙,对饮食、数字、动物、称谓、地名等方面深入探究,勾画出诸多文明勾连交流的宏大图景。这种图景,比里面散落在各章节里的豆知识点更为美妙。

倘若从细处推究……对不起,我不配。音韵学实在是太艰深了,虽然作者尽力让讲解平实生动,可对普通读者来说,还是略显晦涩。我开始还兴致勃勃地思考作者的推论过程,很快就放弃了,摆出一副“我不懂但我大受震撼”的李安脸,作者你说什么就是什么吧,我看结论就好。

类似题材的还有一本《胭脂与焉支》,是郑张尚芳的博客选,收录了郑张老师从06到17年之间的八十多篇博客,也是基于音韵学的普及文章,不过更侧重于中华文化本体的一些现象。诸如床前明月光的“床”是何物,“元宵”的语源、孔子是怎么读“有朋自远方来”、“东西”之起源之类的话题,考据精详,也极有趣,一并推荐。

2《故事法则》

我在读这本书的时候,连续误判了两次,真是岁月不饶人。

第一次拿到这本书,我以为这是一本类似罗伯特麦基《故事》一样的写作指南,完全忽略掉了它还有一个副标题:“X光下的民间故事。”

顾名思义,作者做了一次轻微的跨界,用现代故事理论去分析中国传统民间故事。这也倒不算什么新鲜事。故事结构的解析,当然绕不开民间传说的各种母题与套路,一切现代桥段,都能从古老的故事里找到根源。有兴趣的人,可以去参看约瑟夫.坎贝尔的《千面英雄》。

但没想到,我读到一半时,发现自己再一次误判了。

作者本身是个民俗学者,所以他在这本书里真正要做的事,不止是解剖了一段传统故事,而是把这段故事养起来,看着它生长进化。

民俗学者有这个优势,他或她既掌握了充足的典籍文献,同时也搜集有大量不见诸纸面的田野素材。利用这些资料,可以清晰地观测到一个母题和内核,在流传过程中是如何衍生出种种变体,哪些变种能顽强地流传到今天,哪些变种很快被人遗忘,优胜劣汰的法则又是什么。

比如里面有一段对孟姜女传说无数版本的深入回顾。你会发现,原来民间对孟姜女的想象当真是旁逸斜出、稀奇古怪,什么样的神展开都有。但是,所有孟姜女和秦始皇最终在一起的版本,都几乎是昙花一现,完全不构成什么传播的影响力,因为它背叛了这个故事内核的基因。这是文化模因理论的应用,但中国人读起来格外有一份亲切感。

用作者自己的话说:“故事的结构既是稳定的,又是生长的,貌似无序的生长中,总是有一些最优配置、最优结局。特定的难题,总是对应着特定的解题方式。每一则脍炙人口的民间故事,都是特定语言游戏中的最优玩法。”

所以这本书,其实真正讲的是民间故事的最优进化策略。对于现代作者来说,在磨砺写作技巧的同时,不妨也可以参考一下。

3《蛆虫与奶酪:一个16世纪磨坊主的宇宙》

这本书是和菜头给我推荐的,说我肯定会喜欢。我一看书名,哦,第一反应是:大概这是16世纪欧洲农民的微观生活史吧,挺好,满怀期待地下了单。结果等我看完以后,气得大骂和菜头,这难道不是意大利版的《大义觉迷录》吗?

16世纪意大利一个叫梅诺基奥的磨坊主突然发疯,发表了一系列关于上帝的胡言乱语,被送上了宗教法庭,虽然做了忏悔,但最终仍被处死——简直就是欧洲版的曾静——这本书即是通过宗教法庭的详细审判记录,来详细分析这位磨坊主的思想。蛆虫与奶酪的比喻,出自梅诺基奥其中一则胡言乱语,他宣称宇宙就像一块奶酪,从上帝到天使就像莫名诞生在奶酪里的蛆虫。他类似的观点还有很多,拒绝相信玛利亚处女怀胎,否认一切圣事,甚至还嫌弃圣经是被发明出来欺骗世人的,他甚至拥有一整套荒诞但逻辑自洽的宇宙观。

此书的重点,放在了寻找梅诺基奥这些思想的形成过程。他所接触到的书籍,他所见到的现实,在这个磨坊主的脑海中交汇。他时而因现实需要而扭曲对书籍的理解,时而因书籍提供的新鲜观念而对现实进行重叙。作者通过一系列精密详尽的考证,给我们演示了一个人的思想是如何在双重作用下形成。这本书与其说是历史书,更像是一次真实发生的人体实验。

梅诺基奥的观点在当时惊世骇俗、离经叛道,却颇具现代性。我最喜欢23章他的一段供述。当时审判官指控他曾说过这样一段话:“因为我生下来就是基督徒,所以会想如基督徒那样生活。如果我生下来是穆斯林,那么也会想继续当个穆斯林。”梅诺基奥承认了这个指控,但他要求为自己辩护,讲了一个故事:某个大领主有一枚名贵的戒指,他临终前仿造了两只一模一样的假戒指,给三个儿子一人一只。戒指太相似了,无人能分辨真假,因为每个儿子都认为自己是真正的继承人。我们的父上帝也有众多他喜爱的子女,基督徒、穆斯林、犹太教徒,并赋予每一个教徒按照其各自律法生活的意志。审判官问他:那你认为我们不知道什么才是正确的?他回答:是的,我认为每个人都觉得自己的信仰是正确的,但我们并不知道哪一个才是正确的。我祖父、我父亲和我身边的人都是基督徒,我才想要继续当基督徒,并相信这才是正确的那一个。

4《匏瓜》

刘勃老师的书,我最爱的是他写人,总带有一种通透的温情和悲悯的体谅。之前我推荐过他写的《司马迁的记忆之野》,这一次写孔子的《匏瓜》更能体现这个特点。

“匏瓜”就是葫芦。孔子在《论语·阳货》里说:“吾岂匏瓜也哉?焉能系而不食。”——我难道就像个葫芦吗?系在藤上当个晃晃荡荡的吉祥物,却没人真正去吃。浅浅的苦涩,淡淡的自嘲,构成了孔子的人生总结。

孔子不好写,在这位至圣贤师的身上,积淀了太多后世涂抹的一层层浓油重彩,早已糊住了他老人家的本来面目。作者的做法,是把孔子的生平置于春秋的国际大环境中,去还原他诸多言论背后所隐藏的语境。如“厄于陈蔡”一段的分析,就相当精彩,我之前从来没留意过,这段典故与国际时事结合起来,可以解读出那么多的信息。

通读全篇,你会发现孔子的很多“微言大义”,其实是“微言大事”。但读者绝不会因此因此感到偶像破灭,反而会对这位夫子更加亲近,不是庙里那尊冷冰冰的塑像,而是可亲可敬还有点脾气的师长。所以这本书是一次针对孔子的祛魅,但同时也是一次复魅。

值得称道的是,作者并未要把孔子往“人”的方向拉,而刻意向读者做出媚态。讲到“子见南子”一段,书中完全不打算做任何香艳的暗示,颇煞风景地给你分析卫国的政治形势,结论说这是一次再正常不过的政治会谈罢了,你和子路都想多了。

当然,你要说这本书还原了孔子的本真,这个很难讲。没有一个人敢拍着胸脯这么说,毕竟直接史料实在太少了,很多细节只能主观臆测。这本书与其说写的是真孔子,毋宁说是作者心目中的孔子,或者说得更直白一点,是作者用自己内心的温度去勾勒出一个孔子的形体。我们看到什么样的孔子,取决于作者运笔时有多炽热。

5《大脑的一天》

这本书有一个可爱的结构,它的主线是人类普通的一天:从起床、遛狗、吃饭到工作、娱乐以及安眠做梦,每一部分都讲述我们的大脑在做这些事时,究竟发生了什么。

我睡眠不好,怪梦频生,所以对做梦那一章格外

1
查看完整版本: 马伯庸变数与习惯我的2021年阅读书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