茺蔚子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肾精不足,缺血性视神经病变,中医重在补血 [复制链接]

1#

肾为先天之本,藏命火,助神光。肾精不足,头目失养则视力下降,头晕脑胀,眼底视乳头色淡,舌淡。气血不能充盈于脉道则脉沉细。

故用四物汤补血调血,滋肝体而和肝用;枸杞子、女贞子、菟丝子补肾益精使先天之本旺盛;头为清阳之窍,恐其药物重镇下行,用蔓荆子体轻性浮、气清上升,散风热而清头目;决明子清肝热而明目并佐调补药之滋腻。全方合用共奏补益肝肾,养血明目之功。

缪×,男,56岁。干部,年8月初诊,主诉左眼视力下降1个月。患者素有高血压病史20年,经常头晕脑胀,1个月前自觉左眼视力下降,故来我院治疗。

检查:右眼视力0.6,矫正1.0,左眼0.03,不能矫正。原瞳:双眼屈光间质清晰,右眼底大致正常;左眼底视乳头边界不清、颞侧色淡,毛细血管减少。视网膜动脉细、交叉压迫征(+),后极部视网膜无出血、渗出。黄斑区中心光反射(+)。双眼压Tn。

视野检查:右眼正常,左眼可见与生理盲点相连的下方束状暗点。视觉诱发电位检查:右眼正常,左眼P潜伏期延长,提示视神经传导障碍。头颅CT平扫:未见异常。血压21/13kpa。舌象:舌淡苔薄白。脉象:脉沉细。

诊断:暴盲(左眼缺血性视乳头病变)。辨证:肝肾亏损,气血不足。治则:养血和血,补益肝肾。

方药:四物五子汤加减:熟地、枸杞子各15g,当归、白芍、女贞子、丝瓜络、决明子、蔓荆子各10g,川芎6g,每日一剂水煎服。

二诊:用药半月余,左眼视力0.5,不能矫正,双眼前节及眼底同前。左眼视野检查与生理盲点相连的下方束状暗点较前缩小。视觉诱发电位,检查无变化。继用原方加减巩固疗效。

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是以视力障碍,视野缺损,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有特殊改变为特征的眼科疑难病证之一。发病年龄多在中年以上,一般发病较快,常累及双眼,亦可先后发病,其相隔数周或数年。

依据缺血累及视神经部位的不同,分为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和后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两大类。现代医学认为:局部血管病变,血液动力学异常及血液成分的变化是导致视神经病变的主要原因。

本病相当于中医“视瞻昏渺”、“青盲”、“暴盲”的范畴。《审视瑶函》曰“血盛则玄府得通利,出入升降而明,虚则玄府不能出入升降而昏”。血为阴,气为阳,二者相互滋生,相互为用,是构成和维护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。

外感、内伤、饮食、劳倦等各种原因导致脏腑功能失调,气血运行障碍,头目失于濡养,或肝肾不足,阴虚阳亢,或肝郁气滞,玄府郁闭,神光不得发越均可导致本病的发生。

韦老认为,中老年人一方面户外活动或运动较少,易致血流迟缓,血脉不畅;另一方面随着年龄的增长,正气渐衰,加上工作节奏或精神紧张,有的全身伴有高血压、糖尿病、动脉硬化等影响血液质量及血管弹性的疾病,均可导致本病的发生。

中医认为:肝气通于目,肝和则能辨五色矣;气为血帅,气为动力,气可生血,益气助血行,通血脉;阴为物质基础,滋阴可生津增液,润脉滑络,有利气行血畅,故治疗本病应重在补血调肝,扶正补虚。

韦老指出,不论年龄大小,只要缺血、瘀血就一味活血化瘀,甚则破血逐瘀,这种以损伤正气为代价的攻法并不都适宜老年患者。

因此,对缺血性视神经疾病,韦老常在理气活血的基础上,加黄芪、党参、太子参、黄精、熟地、女贞子、枸杞子、麦冬等益气滋阴药,有时还重用或以这类补药为主。

另外本病早期宜局部或全身配合肾上腺皮质激素、血管扩张剂等药物抢救视功能;晚期宜配合穴位注射,针刺疗法多能取效。

一、常用药物

本病益气补血多选用黄芪、党参、西洋参、太子参、白术、女贞子、当归、熟地、菟丝子、何首乌;活血化瘀多选用桃仁、红花、郁金、川芎;滋阴清热多选用枸杞子、黄精、麦冬、玉竹、知母、黄柏、丹皮、地骨皮;调肝解郁多选用柴胡、香附、白芍、川楝子、青皮、枳壳。

二、常用药方

1化裁四物五子汤(经验方):生地12g,川芎6g,当归10g,白芍10g,菟丝子10g,枸杞子10g,覆盆子10g,女贞子10g,茺蔚子10g,陈皮10g。

2逍遥散验方(经验方):当归9g,白芍9g,柴胡6g,茯苓12g,白术6g,甘草3g,丹皮6g,栀子6g,白菊6g,枸杞子9g,石菖蒲10g。

3桃红四物汤:桃仁12g,红花9g,白芍12g,当归12g,川芎9g,熟地12g。

韦玉英(-),女,生前系中国医院眼科主任医师。生于中医眼科世家,祖父为清宫御医。从事中医眼科60年,临床经验丰富,擅长治疗多种内障和外障眼病,尤其对儿童视神经萎缩和老年黄斑变性等疑难眼病疗效颇佳。其主持的“明目逍遥汤治疗血虚肝郁型儿童视神经萎缩的临床研究”获年卫生部科技成果甲等奖。是全国首批百名老中医专家之一,被国务院人事部授予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。
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