茺蔚子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节气芒种养生 [复制链接]

1#
白癜风学术交流峰会 http://m.39.net/news/a_8048364.html

封面摄影作者:

呼吸不能说-breath(新浪微博)

中医的最高境界是养生养生的最高境界是养心

年芒种时间

年6月6日07:58-年6月22日00:37

阳历时刻:年6月6日星期六07:58:09

阴历日期:乙未年四月(小)二十

芒种由来

二十四节气的计算:根据太阳在黄道(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)上的位置来划分的。视太阳从春分点(黄经零度,此刻太阳垂直照射赤道)出发,每前进15度为一个节气;运行一周又回到春分点,为一回归年,合度。芒种是24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,每年的6月5日左右,太阳到达黄经75°时为芒种。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:“五月节,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”。意指大麦、小麦等有芒作物种子已经成熟,抢收十分急迫。晚谷、黍、稷等夏播作物也正是播种最忙的季节,故又称“芒种”。

芒种三候

“一候螳螂生;二候鹏始鸣;三候反舌无声。”

在这一节气中,螳螂在上一年深秋产的卵因感受到阴气初生而破壳生出小螳螂;喜阴的伯劳鸟开始在枝头出现,并且感阴而鸣与此相反,能够学习其它鸟叫的反舌鸟,却因感应到了阴气的出现而停止了鸣叫。

芒种与气象、习俗

芒种是表征麦类等有芒作物的成熟,是一个反映农业物候现象的节气。时至芒种四川盆地麦收季节已经过去,中稻、红苕移栽接近尾声。大部地区中稻进入返青阶段,秧苗嫩绿,一派生机。“东风染尽三千顷,折鹭飞来无处停”的诗句,生动的描绘了这时田野的秀丽景色。

到了芒种时节,盆地内尚未移栽的中稻,应该抓紧栽插;如果再推迟,因气温提高,水稻营养生长期缩短,而且生长阶段又容易遭受干旱和病虫害,产量必然不高。红苕移栽至迟也要赶在夏至之前;如果栽苕过迟,不但干旱的影响会加重,而且待到秋来时温度下降,不利于薯块膨大,产量亦将明显降低。农谚芒种忙忙栽的道理就在这里。

芒种的气候特点:雨量充沛

芒种时节雨量充沛,气温显著升高。常见的天气灾害有龙卷风、冰雹、大风、暴雨、干旱等。

芒种时节沿江多雨,黄淮平原也即将进入雨季。芒种后,中国华南东南季风雨带稳定,是一年中降水量最多的时节。长江中下游地区先后进入梅雨季节,雨日多,雨量大,日照少,有时还伴有低温。芒种时节,水稻、棉花等农作物生长旺盛,需水量多,适中的梅雨对农业生产十分有利;梅雨过迟或梅雨过少甚至“空梅”的年份作物会受到干旱的威胁。但若梅雨过早,雨日过多,长期阴雨寡照,对农业生产也有不良影响,尤其是雨量过于集中或暴雨还会造成洪涝灾害。

西南地区从6月份也开始进入了一年中的多雨季节。此时,西南西部的高原地区冰雹天气开始增多。芒种期间,华南依然会有大暴雨。在此期间,除了青藏高原和黑龙江最北部的一些地区,还没有真正进入夏季以外,大部分地区的人们,一般来说都能够体验到夏天的炎热。

6月份,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,都有出现35℃以上高温天气的可能。黄淮地区、西北地区东部可能出现40℃以上的高温天气,但一般不是持续性的高温。在华南的台湾、海南、福建、两广等地,6月的平均气温都在28℃左右。如果是在雷雨之前,空气湿度大,确实是又闷又热。有时需要向公众发布高温预报,提醒人们预防中暑、空调病和急性肠胃炎。

芒种养生:防暑养心祛湿

芒种节气的到来,意味着夏季炎热的气候逐渐开始了。但是也要注意晚睡早起,适当地接受阳光照射,以顺应阳气的充盛,利于气血的运行,振奋精神。可是千万要注意,一定要避开太阳直射,注意防暑。芒种时节虽未进入盛夏,但炎热已初现苗头,高温通常可达35℃左右。营养专家提醒,“暑易入心”。要有意识地保持神清气和、心情愉快的状态,忌大悲大喜、恼怒忧郁,以免伤身伤神。

气象专家说,总体上芒种节气一到,意味着梅雨不远,晴热的天气会愈来愈明显,越来越多,有道是“芒种火烧天,夏之雨绵绵”。这个时候,人们往往会感觉很不舒服,各种物品容易发霉,而且蚊虫开始孳生,极易传染疾病。所以,从现在开始,食物要吃新鲜的,屋里要经常打扫保持整洁,除湿防潮防霉变。

历代养生家都认为夏三月的饮食宜清补。唐朝的孙思邈就提倡人们“常宜轻清甜淡之物,大小麦曲,粳米为佳。”端午、芒种过后,正式进入了夏季。夏季养生以清淡食补为主,多吃时令果蔬,补充人体所需,且要注意调整自己的精气神,让自己拥有一份好精神头。

芒种后,饮食宜清淡,多吃果蔬

夏季,人体新陈代谢旺盛,汗易外泄。因此,夏季宜多吃能祛暑益气、生津止渴的饮食,尤其是老年人,饮食宜以清补为主,辅以清暑解热护胃益脾和具有降压、降脂功能的食品。

据称,夏季饮食应该以清补为主,切勿食用过咸、过甜的食物。因为,饮食过咸会使体内钠离子过剩,促使人体血压升高,甚者可造成脑血管功能障碍。饮食过甜会使人体内碳水化合物的代谢能力逐渐降低,糖类物质过度积累,严重者甚至可引发糖尿病。

同时,夏季是各种水果相继上市的季节,喜欢吃水果的吃货们可根据自己的体质选择不同类型的水果。据了解,一般而言,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、水分、矿物质,且果糖、果胶的含量优于其他食品。但需要提醒的是,不是所有的水果都适合所有人食用,寒性体质的人就不适合吃凉性水果,如西瓜等,而应该选择温热性水果,如荔枝、龙眼、番石榴、樱桃等。温热性体质的人应该适当吃些寒凉性的食物。

气温升高,闷热,应调节精气神

芒种后,除了在饮食上要以清补为主,在起居上也要注意,尤其要调整好自己的精气神。因为,芒种时节,我国长江中、下游地区开始进人梅雨季节,雨量增多,气温升高,空气潮湿,天气闷热。此时,应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,忌恼怒忧郁,以便气机得以宣畅、通泄得以自如。

在起居方面,要顺应昼长夜短的季节特点,晚睡早起,适当地接受阳光照射但要避开太阳直射、注意防暑,以顺应旺盛的阳气,利于气血运行、振奋精神;中午最好能小睡一会,以解除疲劳,利于健康。

此外,天热易出汗,衣服要勤洗勤换,要“汗出不见湿”,因为若“汗出见湿,乃生痤疮”。同时,要经常洗澡,但出汗时不能立刻用冷水冲澡。

芒种时节多饮茶

夏季人体新陈代谢旺盛,汗易外泄,易耗气伤津,故多饮茶。

桑椹茶:桑椹味甘酸,性微寒,具有补肝益肾、生津润肠、促进肠液分泌、增进胃肠蠕动等功效。

乌梅茶:乌梅酸、涩、平,归肝、脾、肺、大肠经。具有敛肺、生津等功效。

枸杞防暑茶:将枸杞10克、薄荷3克、五味子12克、菊花6克加盖闷泡10分钟至味道渗出即可饮用。此饮品能补肺生津、治暑热烦渴。

苦瓜蜜茶:将苦瓜干15克放入杯中,冲入毫升沸水,加盖闷泡10分钟至味道渗出,加蜂蜜即可饮用,具有清热、降血压的作用。

决明菊花茶:将决明子30克研细,野菊花12克一起放茶杯中,沸水冲泡代茶饮。具有平肝潜阳、清热、降压的作用。

芒种推荐美食

生津润肺:红枣银耳汤

配料与做法:银耳20克,红枣克,配冰糖克。银耳用温水泡胀,洗净泥沙,摘去黑根,用开水汆一下,用清水泡后,上屉蒸熟,红枣洗净,置小碗内,上屉蒸熟。取一清洁锅,加清水克,置火上烧沸,加入冰糖使其溶化,加入银耳红枣,煮沸片刻,分别装在碗内。

清心安神:百合粥

配料与做法:百合30克,粳米克,冰糖定量。百合用清水洗净泡软,粳米洗净,与百合一起加水煮粥,粥成时加入冰糖,溶化后稍煮片刻即可。每天早晚食用。

功效:润肺止咳,清心安神。肺痨久咳,虚烦惊悸、神志恍惚及食欲不佳而时有虚热烦躁者,均可辅食此粥。百合既是食物,又是一种药物,甘平,功专润肺止咳,且有益气调中、清热宁心的作用,长期食用能收到良好的食疗效果。

清热解毒:薏仁薄荷绿豆汤

材料:薄荷5克、薏仁30克、绿豆60克、冰糖1-2大匙;

做法:薏仁、绿豆均洗净,泡水3小时备用;锅中倒入毫升水,加入薏仁及绿豆以中火煮开,改小火煮半小时,加入薄荷及冰糖继续煮5-10分钟即可食用。

功效:清热解毒、改善青春痘。

补益肠胃:香菇冬瓜球

配料:香菇、鸡汤、淀粉各适量,冬瓜克,植物油、精盐、姜、味精、麻油各适量。

做法:香菇水发、洗净,冬瓜去皮洗净,用钢球勺挖成圆球待遇用,姜洗净切丝。锅内放入适量植物油烧热,下姜丝煸炒出香味,入香菇继续煸炒数分钟后,倒入适量鸡汤煮开后,将冬瓜球下锅烧至熟时,用水淀粉勾芡,翻炒几下放入味精,淋上香油,即可出锅。

功效:补益肠胃,生津除烦。

牛蒡萝卜汤

推荐理由:牛蒡清热解毒;胡萝卜能增加皮肤的光泽,预防毛囊炎和皮肤炎。此汤清热利湿、健脾益胃,较适合中年妇女作为保养肌肤之用,能帮助肌肤维持年轻的代谢机能,但体质偏寒者最好不要加入白萝卜。

推荐做法:牛蒡洗净,去皮,斜切片;萝卜洗净,去皮切块;毛豆洗净,稍浸泡备用;所有材料入锅,加6碗水大火煮沸,转中小火煲1小时左右,或待作料全部熟软后下盐调味,即可。

淮山云苓瘦肉汤

推荐理由:淮山能健脾养阴、云苓能利水渗湿,加入这两种作料可完善汤品的气味和作用,还能在一定程度上祛湿健脾活络,是芒种后夏日饮用的靓汤。

推荐做法:将淮山、云苓、蜜枣等配料洗净,浸泡;猪瘦肉、猪碎骨洗净,猪瘦肉整块不切,一起与生姜、洗净的配料一同放进瓦煲内;加入清水0毫升,武火煲沸改文火煲3小时,调入适量盐、油,即可。

赤豆鲤鱼汤

推荐理由:夏初的鲤鱼正值产卵季,这个季节的鲤鱼身体肥硕而结实,肉质最鲜美、清甜。同时,鲤鱼富含优质蛋白、矿物质和维生素,极易被消化吸收。赤豆含有较多的皂角苷,能刺激肠道,有良好的利尿作用。因此,此时适当喝些赤豆鲤鱼汤,有助于祛湿开胃、利水消肿。

推荐做法:赤豆用水泡软,备用;将鲤鱼处理干净,在鱼脊上剖上花刀;生姜洗净,切片,葱切成段;热油锅,下鲤鱼,用小火煎透,加入绍酒、姜丝,注入适量清水,加入赤豆,用中火煮至汤浓;加入白果、葱段,调入盐、胡椒粉,续煮8分钟至透,即可。

(本文根据网络信息综合整理而成。部分信息来源:东南快报、第一资讯。尊重编辑劳动,转载请注明来源于“偏方易学针灸中医大全”
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