茺蔚子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实习前你一定得了解的那些事拙政园篇 [复制链接]

1#

去年仙丹上完中国古典园林史课的时候,好多小可爱跑来跟仙丹大哭:

丹姐啊,你的这个中国古典园林史的课程为啥不早点开始咧!早点开始我在专业实习逛园子的时候,才不会像之前一样都不知道要看些什么。

本系列文章的推出,旨在让今年各个学校专业实习的时候,各个园子里能少几个两眼一抹黑,脑中充满着“我是谁?我在哪?我该看什么?”这些疑问的小朋友。

拙政园

苏州

拙政园的大名不用多说,全中国最有名的私家园林之一,与北京颐和园、承德避暑山庄、苏州留园一起被誉为中国四大名园。

拙政园中现有的建筑,大多是清咸丰十年(公元年)拙政园成为太平天国忠王府花园时重建,至清末形成东、中、西三个相对独立而各具特色的小园。

东部原称“归园田居”,也是如今拙政园的主要入口所在。但因东园早已荒芜,现在所见的景点均为新建。整体布局以平岗远山、松林草坪、竹坞曲水为主。配以山池亭榭,仍保持着拙政园疏朗明快的风格。但在游览价值上比起中园和西园,就显得逊色不少。

主要建筑有:兰雪堂、秫香馆、芙蓉榭、天泉亭、缀云峰等,均为移建。

中园则是拙政园的主体和精华,也是我们观赏和游览的重点。水面约占整个中园的三分之一,总体布局以大水池为中心,临水建有形体不一、高低错落的亭台楼榭。水中垒土石构成东、西两个岛山,把水池划分为南北两个空间。

重要景点

《园冶》中写道:“凡园圃立基,定厅堂为主。”远香堂毫无疑问就是整个中园的主体建筑物了,它也是园中体量最大的建筑。从建筑形制上看,这是一座明代结构的单檐歇山建筑,四面长窗通透,可欣赏园中景色,而围绕主体建筑远香堂的,有四个风格各异的亭子。分别是“绣绮亭”、“荷风四面亭”、“待霜亭”、“雪香云蔚亭”。

远香堂与东西两山岛隔水相望。西山较大,山顶建有结构质朴大方、端正稳重的“雪香云蔚亭”。雪香云蔚亭位于岛之最高处,又居园之正中,与园中的主体建筑远香堂互成对景,构成园林中部的南北中轴线。

东山较小,山后建有六方形的“待霜亭”藏而不露,取唐代诗人韦应物的“洞庭需待满林霜”的诗意为名。

西山的西南角建“荷风四面亭”,它的位置恰在水池中央,亭名因荷而得名。亭四面为水,湖内莲花亭亭净植。亭单檐六角,四面通透,外形轻巧,亭中楹柱上有一副对联“四面荷花三面柳,半潭秋水一房山。”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。亭的西、南两侧各架曲桥一座,又把水池分为三个彼此通透的水域。与远香堂西面的“倚玉轩”及“香洲”遥遥相对,成三足鼎立之势。

“香洲”是拙政园中的标志性景观之一,为典型的“舫”式结构,有两层舱楼。香洲与倚玉轩一纵一横隔水相望,相互映衬。此处池面较窄,在舫厅内安装大玻璃镜一面,反映对岸倚玉轩一带景色,借用镜中虚景而获得深远效果。香洲三面环水,一面依岸,站在船头,波起涟漪,天地开敞明亮,满园秀色令人心爽。前眺倚玉轩,左望见山楼,右顾小沧浪。舫西是船尾,有小门通往玉兰堂后。

倚玉轩之西有一曲水湾深入南部居宅,这里有“小沧浪”横架水面。“小沧浪”取自《楚辞》“沧浪之水清兮,可以濯我缨,沧浪之水浊兮,可以濯我足”之意,是一座三开间的水阁,它与“小飞虹”南北呼应,配以周围的亭、廊构成一个空间内聚的独立幽静的小院。自小沧浪凭栏北眺,透过亭、廊、桥三个层次可以看到最北端的见山楼。

小飞虹桥体为三跨石梁,微微拱起,呈八字形。桥面两侧设有万字护栏,三间八柱,覆盖廊屋,檐枋下饰以倒挂楣子,桥两端与曲廊相连,是一座精美的廊桥。朱红色桥栏倒映水中,水波荡漾,桥影随波浮动,宛若飞虹。

梧竹幽居亭是一座方亭,建筑风格独特,四面均为月洞门,在亭内透过月洞门可看到不同的“框景”,为中部池东的观赏主景。亭的绝妙之处还在于四周白墙开了四个圆形洞门,洞环洞,洞套洞,在不同的角度可看到重叠交错的分圈、套圈、连圈的奇特景观。

水池最西端的半亭“别有洞天”,它与水池最东端的小亭“梧竹幽居”遥遥相对,互为对景。形成中园主景区的东西向的次轴。而从“梧竹幽居”向“别有洞天”方向看过去,则会发现拙政园外的北寺塔也成了景。这是中国古典园林中借景手法最典型的例子。

枇杷园是中部花园的园中园,位于远香堂的东南面,用云墙和假山障隔为相对独立的一区。园内栽植枇杷树,夏初成熟,果实累累,结满枝头,故取“摘尽枇杷一把金”的诗意为名。全园以庭院建筑为主,有玲珑馆、嘉实亭、听雨轩和海棠春坞等。这些建筑物又把空间分隔为三个小院。这种造景手法,称为“隔景”。三个小院既隔又连,互相穿插,在空间处理和景物设置方面富有变化。每个庭院的天井,大小各不相同。海棠春坞尺寸较小,但开了几个漏窗,使天井显得比较宽敞。玲珑馆前的云墙造得较矮,视野开阔就显得大。听雨轩前的天井面积比较大,就开了一个小池塘,使天井大小适宜,园景丰富。北面的云墙上开月洞门作为园门,自月洞门南望,以嘉实亭为主题构成一景;回望,又以雪香云蔚亭为主题构成一绝妙的“框景”。

西部的补园也同样已水池为中心,水面成曲尺型,布局紧凑。因西园经过改建,所以水石部分同中部景区仍较接近。

重要景点

西园主要建筑为靠近住宅一侧的三十六鸳鸯馆,建筑呈方形平面,四角带有耳室,厅内划分南北两部分,南部称“十八曼陀罗花馆”,馆前的庭院种植山茶花(曼陀罗花),北部名“三十六鸳鸯馆”,挑出于水池之上。

西园另一主要建筑“与谁同坐轩”,是一座扇面亭,扇面两侧实墙上开着两个扇形空窗。“与谁同坐”取自苏东坡的词句“与谁同坐,明月,清风,我”。此亭凭栏可环眺三面之景,并与其西北面山顶上“浮翠阁”遥相呼应形成对景。

宜两亭在别有洞天靠左,叠有假山一座。沿假山上石径,有一座六角形的亭子位于山顶,这就是“宜两亭”。它位于中园和西园分界的云墙边,可以俯瞰中园的山光水色,也可以欣赏西园层次分明的建筑。是借景中“临借”的典型范例。

对拙政园的主体介绍就到这里啦,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关于拙政园的知识要点:

1.理水:水体是拙政园的主体和精华所在,水面有聚有散,聚处以辽阔见长。散处以曲折取胜。池的东西两端留有水口,显示疏水若为无尽之意。

2.叠山:中部水池中垒土石构筑成东、西两个岛山,把水池分划为南北两个空间。岛山一带极富于苏州郊外的江南水乡气氛,为全园风景最胜处。

3.建筑:主景区的建筑比较疏朗,意在稍事点缀、烘托山水花木的自然景观,建筑物大多临水,藉水赏景,因水成景。

4.轴线:园中部的主体建筑物远香堂,与西山上的雪香云蔚亭隔水互成对景,构成园林中部的南北中轴线,也是园区的主轴线。水池最西端的半亭别有洞天,它与水池最东端的小亭梧竹幽居遥相呼应成对景,形成了主景区的东西向的次轴线。

5.空间:中部的拙政园是典型的多景区、多空间复合的大型宅园,园林空间丰富多变、大小各异。有山水为主的开敞空间,有山水与建筑相间的半开敞空间,也有建筑围合的封闭空间。这些空间之间既有分隔又有联系,能够形成一定的序列组合,为游人选择不同的游览路线创造了条件。
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